证监会原主席肖钢、 经济学家朱嘉明亮相外滩大会,共议产业Web3
9月5日,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Web3分论坛现场,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经济学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就Web3时代背景下资产通证化对产业变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度探讨。

9月5日,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Web3分论坛现场,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经济学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长赵永超、瑞银投行部亚太区TMT行业联席主管朱达之、汇丰银行环球数字货币主管刘彦奇、朗新科技董事长徐长军、协鑫集团副总裁宋超、慢雾创始人余弦、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等业界专家、跨界嘉宾就Web3时代背景下资产通证化对产业变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度探讨。
资产通证化(Real World Asset Tokenization, RWA)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资产,如现金、大宗商品和房地产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数字通证,从而实现资产的数字化和通证化。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还允许资产的所有权分割成多个部分,提高了资产获得债务融资的可能性。此外,资产通证化还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开场致辞时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世界银行在研究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使用Web3和RWA(真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也在积极发展Web3。“我们可以考虑与新加坡和香港在RWA跨境投资、交易方面开展合作,吸引境外资金盘活境内传统行业真实资产,为境内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流动性。”
肖钢认为,Web3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Web3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术语的迭代,更预示着安全透明、用户拥有更多控制权的网络生态,它为中国投资者描绘了互联网发展由信息互联向价值互联转变的新愿景。

经济学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认为,“Web3和AI有天然的互补性。”他指出,Web3核心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和AI的结合,RWA的本质是人工智能的Token,可以以自然语言每秒处理能力衡量。需要引入AI大模型,全面改善Web3处理数据的算力和算法;实现AI和自然智能的共治;构建人类与具身智能的共同体;推动AI与Web3 Token的融合;支持基于Web3框架的产业重构。

“一个高活跃度的数字资产流通时代即将到来。”蚂蚁数科首席科学家闫莺作出判断,随着Web3技术的逐步成熟与普及,物理世界的资产、数据和实物将完成通证化并与数字世界无缝对接,而通证化将使得交易更加高效,加速资产的流通,激发出经济增长的新活力。
闫莺认为,如何验证资产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对资产流转进行风险控制是资产通证化面临的两大挑战,而这都应当用技术的方式去解决。她说:“极致性能与安全可信是Web3技术的永恒追求”,面对规模化链上资产发行,技术一方面要夯实“大规模发行”的基座,另一方面要解决资产“安全可信”的真实性挑战。

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长赵永超则从STO、RWA技术的含义与特征出发,介绍了数交所在沪港合作框架下做的初步基础或者初步的实践,并从RWA关于风险的角度,交易所作为重要的交易平台,怎样协助监管部门,发展监管科技,利用技术帮助中国数据要素化往前推进。他指出:数从来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人类文化、价值、智慧的某种承载,鲜明的体现了中国式思维、中国式思路、中国式文化特征。RWA涉及现实资产、金融化、数据保护等,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极高的合规要求,比如金融化及发币是否有当地法律、政策支持,如果支持是否与其他法律、政策有潜在冲突,监管程序如何等都要明确。

论坛现场,ZAN CEO张晨光进行以《VUCA时代下,DT RWA赋能新能源产业的探索与实践》为题的演讲。张晨光指出: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确定性。但如何为实体产业的升级改造、资产运营提供融资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其中存在三大挑战: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资产运营数据的真实性、资产运营效果提升的可衡量性和激励机制。深入现实世界“资产”,需要业务数据、资金数据、设备数据三大要素。
近期,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Ensemble(沙盒)项目第一阶段进展中,蚂蚁数科与朗新科技合作在香港完成的国内首单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RWA正式公布,这是金管局沙盒项目进展中四个代币化主题案例之一。
Web3技术的发展对产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涵盖了技术创新、经济模式、组织形态、社会影响、全球化和市场投资等多个方面。

“通证化的工具是非常好的举措,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实现去中心化。独立的参与者,比如监管方、托管方等都可以参与区块链当中,这种去中心化的优势是他们能够接触到一些全新类型的金融资产。比如说朗新可以数字化它的资产,再来全新投资的机遇。”瑞银投行部亚太区TMT行业联席主管朱达之指出。

朗新科技董事长徐长军在产业中的实践也印证了上述嘉宾们的观点,他指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是实现海量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中小新能源运营商为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发挥关键作用。但中小新能源运营商存在痛点与需求。RWA可以贯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能源运营商资金问题。

协鑫集团副总裁宋超同样对RWA未来的探索表示出期待,“将来如果我们通过RWA技术,把整个电力和数字资产,和下端投资方打通以后,又打开了未来能源的新时代,非常有趣,也非常的令人向往。”

论坛的最后,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朗新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翁朝伟、瑞银投行部亚太区TMT行业联席主管朱达之、汇丰银行环球数字货币主管刘彦奇、慢雾创始人余弦、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围绕《瞭望未来 RWA链接全球新机遇的可能路径》展开了圆桌对话。
与会嘉宾重点讨论了资产通证化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包括法律和监管框架的完善、市场接受度的提升以及技术标准的统一等。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业界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一套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
翁朝伟指出:供给侧越来越新能源化,中国有很多专家都预测未来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上升至20万亿的规模,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可能更多通过分布式资产解决。有三大分布式资产可关注:充电桩的需求将非常庞大,资产规模和数量将大量增长;用户的储能资产将成倍增长;网络资产,比如智能微电网的增长会很快。这些资产都可以参与主网互动,产生更多的收益。希望更多资金看到这些资产的价值。
投资者对Web3行业的兴趣依然浓厚,尽管融资金额有所波动,但整体市场规模仍在扩大。
对此,朱达之表示,投资者应该愿意尝试RWA这个大方向中的新资产,透明、高效会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通证化经济也会为银行业和金融业带来巨大机遇;刘彦奇指出:短期看来,我们发现能落地的就是传统的债券等熟悉的金融产品;从中长期看来,AI、IoT物联网方面都是通证化的大方向。
针对行业现存的一些风险,余弦指出:RWA一旦用相关的智能合约去实现,我们首先要确定其中不会有漏洞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基于区块链做资产发行,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攻击;其次,行业中有大量的洗钱风险,需要在公共区块链上加强对反洗钱问题的关注。
谈到RWA产业实践,“香港是非常好的机会,但是问题在于到底国内资产是怎样的,对于资产的扎实程度,我们可能还要更关注一下”,肖飒圆桌上说道。

展望未来,与会者一致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认知的加深,资产通证化将在更多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开放、高效且公平的Web3新时代。

situs toge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