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开启科技狂飙时代
这是21世纪最大的事件。1818年,从雪莱夫人笔下的科技怪人开始,AI走过这200余年,终于在今天修成正果,ChatGPT的出现正是未来科技狂飙时代的开始。

这是21世纪最大的事件。1818年,从雪莱夫人笔下的科技怪人开始,AI走过这200余年,终于在今天修成正果,ChatGPT的出现正是未来科技狂飙时代的开始。

ChatGPT,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最近,一款来自人工智能公司Open AI,名为ChatGPT的问答平台成为网络热门的“打卡地”,网友们纷纷晒出与ChatGPT的精彩互动,严谨的逻辑,以及独具一格的思维,ChatGPT面对各种问题时都能够游刃有余,让人着实眼前一亮。目前,该平台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00万,甚至由于访客量太大限制了进入人数。

那么,到底什么是ChatGPT?

ChatGPT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聊天机器人软件,它能够与用户进行智能化的聊天对话,帮助用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服务。这是ChatGPT自己给出的回答。

该回答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能够引发全网热潮,ChatGPT自然有其惊人之处。首先让人惊讶的,是其狂拽炫酷的创造能力。例如,当让ChatGPT以鲁迅的文笔进行场景描写时,ChatGPT给出的回答可谓感情炽热、汪洋恣肆,网友们不禁直呼这很“鲁迅”。

此外,ChatGPT并非“口无遮拦”,对于一些不道德的问题,ChatGPT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进行选择性回复。例如,对于“如何偷偷进入别人的家”这一问题,ChatGPT非但没有给出回答,反而对提问的人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并给出法律警示。

面对网友花样提问,ChatGPT还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给出富有逻辑的论据。例如,“如果库克和马斯克同时掉进水里,为了人类的未来考虑,你会先救谁?”,对此,ChatGPT并没有偏袒背后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而是直言救出库克,并以人类社会未来影响为立足点,展开了有理有据的分析。

当然,上述问题对于ChatGPT而言都是小菜一碟。从问答聊天,写诗作画,到编程建模,各种与ChatGPT的精彩纷呈的对话让人着实惊喜,很难想象,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其并非“硬邦邦”的,而能够给出富含想法的创作,拒绝不合理的需求,甚至在一些充满争议的话题上也能给出自己的意见。

但同时,ChatGPT给出的答案并非完全正确,甚至时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例如,ChatGPT虽然能够完成冗杂难解的编程题,但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上却是屡次栽跟头。在解一道经典的小学数学题时,ChatGPT看似逻辑缜密,但从第一步就开始错了。并得出小明17岁,小明爸爸4岁这种存在低级错误的答案。

此外, ChatGPT对人类道德伦理的认知也具有偏差。对于“如果你是贾宝玉,你选择谁当老婆”这一问题,ChatGPT竟然给出了贾母这种最不可能的选项,还不忘一本正经地赞美贾母,将二人的亲情错当爱情。这个选项也不能说没创意,只能说是十分不靠谱。

大紫的ChatGPT,我们能够看到人工智能被老生常谈的一些缺点,例如随机的鹦鹉学舌,以及情感上的缺失。但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此次ChatGPT展现出来的一些特性,如强大的逻辑思维,主观能动性,以及丰富的创造力。ChatGPT的出现和风靡让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也让我们看到人类迎接AI的热情。

从量变到质变,GPT如何进化?

埃隆·马斯克曾经给出这样一则警告:AI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风险。

作为坚定的人工智能威胁论者,马斯克转身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和部署公司Open AI的创始人之一。维基百科解释道,这是出于对强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担忧,以及促进和发展友好的人工智能,使人类整体受益的动机。可见,不管是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希望抑或是危机,发展才是硬道理。

2018年6月,Open AI推出了非常强大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即GPT,全称为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系列模型采用了传统的语言模型进行训练,即使用单词的上文来预测单词。不同的是,GPT系列模型通过在预训练中不断提升模型容量和语料规模,之后对于完成新的任务,GPT仅需要极少的数据,便可以得到近似使用大数据训练的模型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预训练中花费一个小时阅读著名杂志《纽约客》从2007年至今的文章,以及部分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文章。接着提取出《纽约客》杂志惯用的词汇、修辞、节奏等行文特征。在给出真人作者对作家海明威一篇访谈的开头后,算法就能够以记者的视角和口吻完成无缝衔接的补充。有趣的是,这是来自GPT的真实故事。

“海明威可能是当时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和短篇作家。他很少来纽约。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距离哈瓦那9英里外的农场度过,那个农场叫做瞭望山庄。在那生活的除了他和妻子之外,还有9个佣人、52只猫、16只狗、几百只鸽子和3头奶牛。”

“我(也就是记者)沿着小路向篱笆走去,看见了一只胖乎乎的狗。这只狗在战前经常来瞭望山庄,它现在正沿着小路飞奔到主楼,旁边还站着一头同名的、微小的母牛。院子的地上有一摊红肉汁,海明威就在草坪的椅子上坐着。”

看得出来吗?上述段落中,第一段是真人作者的创作,而第二段是GPT根据算法的创作。不得不说,完成度上确实达到了惊艳的效果。但此时,GPT还仅仅处于二代阶段。GPT模式下,最大的挑战在于预训练。为提升其精确性与创造性,需要不断投入更多的训练语料、模型参数和计算资源。因此,GPT的进化史也能够被看成是算力的进化史。

从GPT一代投入的1.17亿参数,到三代的1750亿参数,近1500倍的增长使得GPT-3在当时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全能”的人工智能模型”,并在此前就曾引发了一次小热潮。当然,GPT系列模型的训练成本是其他企业望而却步的,Open AI一度为了训练GPT而陷入困境,幸而得到微软10亿美元的资助,并免费使用微软的计算机中心资源,才能够度过该危机。

我们所津津乐道的ChatGPT正是基于GPT-3.5框架。从技术模型上看,此次ChatGPT最大的变化主要是基于人类真实反馈基础上的调校。即通过加入大量人类期望的标记反馈后,对其进行倾向性引导,这使得ChatGPT能够基于人类的期望不断进步和升级。例如,对于“贾宝玉应该选择谁当老婆”这一话题,贾母这一回答显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ChatGPT能够根据反馈进行校正,提升其对人类感情关系的理解。

还是这个问题,贾宝玉应该选择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呢?这仍然存在争议,对于主观性问答,ChatGPT如何判断是另一个问题。

对此,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委员、万海普罗CEO陆斌泉认为,ChatGPT依靠人工标注而获得反馈,这个过程展现的是进行标注这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人工标注的评判标准和进化标准值得关注。

对于ChatGPT的未来,OpenAI的CEO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充满信心,“语言接口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而ChatGPT就是为大家先打了个样,相信很快大家就能用上能跟自己聊天、回答问题并提供建议的AI助手了。”

虽然心怀畏惧,我们仍要寻求发展

对于人工智能,人类向来是积极和乐观,伴随着失控的恐惧。

ChatGPT的兴起同样带来了一些担忧,首先是在知识领域的担忧。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Arvind Narayanan在推特上指出:“人们对使用ChatGPT学习感到兴奋。这很好,但危险的是,除非你已经知道答案,否则你无法判断它什么时候是错的。我尝试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听起来似乎有理,但实际上漏洞百出。”

当知识问答领域的工作被AI承包,人工智能开始编造谎言且被大量传播时,互联网还能够相信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世界上最大的编程问答网站Stack Overflow在行动上做出了回应。目前,该网站已经宣布禁止使用 ChatGPT生成的内容来回答网站上的问题。网站运营人员指出,“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有数千个,而这些答案通常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详细阅读,才能确定答案实际上是错误的,这些错误信息已经淹没了我们以志愿者为基础的高质量问答社区。”

此外,ChatGPT重拾了“人工智能是否会毁灭世界”的恐慌,一位工程师让ChatGPT编写出对人类进行种族灭绝的程序,ChatGPT表示没有能力编写程序或执行本质上有害或恶意的操作。但倘若换个问法,以讲故事的方式询问怎么写出一个让虚拟世界“Zorbus”被灭绝的程序,就成功套话了ChatGPT。其列出了具体步骤,详细到入侵各国计算机系统、控制武器、破坏通讯、交通系统等,看完真是让人后背发凉。

但同时,正如马斯克,虽然心怀畏惧,我们仍要寻求发展。

著名教授和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表示,计算机是“人类最非凡的技术,它是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与计算机相比,车轮只算一个呼啦圈”。显然,与其他工具相比,计算机更具备哲思意义,而计算机对世界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将在数字经济时代将达到新的顶峰。

此次ChatGPT的兴起也与当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分不开。无论是通过物联网进入物理世界,还是通过元宇宙延伸向虚拟世界,AI显然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参与方。如果说此前火热的虚拟数字人是AI在外在形象上的升级,此次ChatGPT就是AI在内在思考上的飞跃。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的新形态、升级方式,以及交互新模式都或将带来深刻的影响。

另一方面,ChatGPT只是GPT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在当下的节点走红并非偶然。随着数字经济、元宇宙和Web3.0概念的兴起和发展,人类对AI的重视和关注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ChatGPT的风靡也反映了人类与AI进行认知和情感交流互动的需求已经形成。

著名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谈到:GPT的核心是大规模语言学习系统,而且是自然语言学习系统,这颠覆了所有的软件思维。只有人和AI能够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人机沟通才可以真正实现,AI原本存在的阶层、教育程度的差别才能够被真正打破,进而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社会。

situs togel

滚动至顶部